11月3日,2018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以下简称全国金融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郭庆平先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唐继卫先生,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董事长吴晓求教授,副主任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教授,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副董事长史建平教授,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培养单位的十几位全国金融教指委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公司金融专硕教育项目负责人吴秋实教授赴京参会。
在此次工作会议上,全国金融教指委作了2017-2018年工作总结报告和2018年专项评估工作总结,举行了第四届金融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论文、第四届金融硕士教学案例评选获奖案例的颁奖典礼,安排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负责人分享了办学经验,组织了专家学者就改革40年来中国金融的变革发展、金融团队建设、金融专硕教学案例开发、金融专硕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作主题报告。
全国金融教指委论文与质量评估分会刘少波教授就2018年专项评估工作作了总结,他提出,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专家发现很多金融专硕培养单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包括:(1)招生规模小、第一志愿上线率低;(2)培养方案欠科学;(3)案例教学有待加强;(4)项目管理未做到精细化;(5)不重视与教指委以及其它兄弟院校的项目交流;(6)业界导师、实践基地制度形式化;(7)毕业论文存在写作较为空泛现象;(8)学校对金融硕士项目重视不够。
对上述问题,刘少波教授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宣传,多渠道拓展生源,提高第一志愿上线率,保证招生规模在20人以上;(2)加大案例教学的投入;(3)凝练培养方向,形成办学特色;(4)加强对员工毕业论文选题的引导,加强对员工实习和就业的指导;(5)细化金融专硕管理制度,建议配备专职项目行政管理人员;(6)加大学校对金融专硕项目的投入,加强校际交流。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陆磊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基本经验与金融团队建设》的主题报告。他认为,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着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包括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2002年中国加入WTO、2008年次贷危机在内的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政府在开放中的学习、比较和反复,基于道德风险管理的事权和责任确认机制,以及渐进的改革创新和果断的风险化解可以作为理解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大基本逻辑。经过40年改革开放,当前中国金融发展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金融管理体系应对危机能力迅速提升,金融体系资产质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金融行业业已进入到金融创新和系统空前复杂化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金融领域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尽管未发生系统性风险,但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关联性、复杂性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高杠杆率与流动性管理引发的风险、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兴起导致的创新性风险以及外部冲击风险是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三大风险。
对于未来金融学科发展和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陆磊教授建议,各办学机构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的办学理念,并注意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办学理念,需要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到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后,关注在后续改革进程中,各类可能导致金融业市场失灵的问题;而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挑战则要求金融学科应当致力于建立新认知、新伦理。总之,陆磊教授认为,当代中国金融学科依托改革而起,伴随开放而兴,知行合一、解决现实问题是根本;价值观和金融伦理是金融团队建设的重要突破方向;迎接更具挑战性的未来是金融学科发展的使命担当。
会后,吴秋实教授向学院分管领导和金融专硕全体教师汇报了会议主要内容,并计划在近期组织金融专硕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总结公司金融专硕教育项目自2012年招生以来的办学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如何切实可行提高公司金融专硕教育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作好迎接下一轮专项评估准备等问题。